本文目录一览:
陈曼生制的紫砂壶是什么样子的?
曼生十八式的特征明显,诗文、金石或砖瓦文字皆是有意刻在紫砂壶的腹或肩部,十分明显,而且通常也会在壶身明显的位置加注“曼生”、“曼生铭”、“阿曼陀室”或“曼生为七芗题”等落款。
二是这不是彭年做的。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多年,强强联手。杨的作品线条明快,做工规整,力道十足,尤其方圆变化古朴稳健。
曼生壶是采用设计与铭文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的。曼生壶是由身为“西泠八家”之一的清代书画家、篆刻家陈鸿寿设计,紫砂艺人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,因陈鸿寿字曼生,故名“曼生十八式”或“曼生壶”。
曼生壶紫砂壶壶铭中“不肥而坚,是以永年”是什么意思
在有关“曼生壶”的史料中并没有发现有“石瓢”的记载,曼生瓢铭文七行十四字:“不肥而坚,是以永年。曼生作瓢壶铭。”这就是说,这种砂壶最初的称谓是“瓢壶”而非“石瓢壶”。
“井养不穷,是以永年,古之功也。”引申自周易“井养而不穷,是以知汲古之功”。善于维护的水井永远不会枯竭,水资源无穷尽滋养后世,这是前人不断努力而流传下来的功德。此处以井喻壶,其意不言自明。
爱壶的人百看不厌,做壶的人百做不腻。今天抽空和大家聊聊“石瓢”。“石瓢”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,型态雅致,舒展挺拔,端庄稳重,刚中有劲,敦实调和。曼生铭“不肥而坚,是以永年”。
曼生十八式的铭文很有味道 井栏:汲井匪深,挈瓶匪小,式饮庶几,永以为好。井栏提梁:左供水,右供酒,学仙佛,付两手。钿合:钿合丁宁,改注茶经。扁壶:止流水以怡心。
如何识别历代紫砂壶的印鉴款识
1、紫砂壶的印章款识鉴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,观察印章的字体和笔画,真品常采用工整、流畅的书法风格,而仿制品可能存在笔画不规整、字形模糊等问题。
2、用壶盖轻轻敲击壶声,发出来的声音如果清脆悦耳,且敲击停、则声停,一般即为真壶。仿制壶的敲击声则是沉闷而又短暂的,如果声音稍过尖锐,可能是新壶;但如果声音过于尖锐清脆,则多半为化工泥料仿制而成。
3、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,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,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。
4、刻写、钤印位置适当。紫砂壶的款识一般位于壶的盖内、底、把梢、腹四个部位。款识大小适宜。刻款、印章的大小与壶本身具有一定的协调性。
陈曼生与紫砂壶如何结缘其成果
1、结缘:嘉庆六年(辛酉1801年),曼生拔贡,做宰溧阳(很多人认为是宜兴,错),任期三年,三年期间,经常往来宜兴(水路半天即可到达),结交杨彭年等制壶名手,设计壶型并篆刻(也有很多是由其幕僚刻)。
2、据相关资料记载,嘉庆年间,陈曼生曾在宜兴周边的溧阳做县长,后来结缘紫砂壶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作为壶友经常到宜兴拜访制壶人,后经人推荐结识了杨彭年和杨凤年兄妹。
3、第一大贡献,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,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,雕刻绘画。第二大贡献,他凭着天赋,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,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。陈曼生与杨彭年的合作,堪称典范。
4、陈鸿寿,号曼生,西泠八家之一,书法篆刻相当了得。曼公任溧阳县令期间,结识壶匠杨彭年杨凤年兄妹。
5、陈曼生主张制壶创新,因他倡导“诗文书画,不必十分到家”,但必须要见“天趣”。他把这一艺术主张,付诸紫砂陶艺。形成壶界两大贡献。第一大贡献,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,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,雕刻绘画。
发表评论